
9月2日下午,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今天宣布,經國務院批準,2020中關村論壇定于9月17日至9月20日在北京舉行。論壇聚焦科技抗疫、全球創新合作等主題,將開展“會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50余場活動。論壇全程線上直播,廣大公眾能在云端享受這道科技盛宴。
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介紹,2020中關村論壇由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北京市政府主辦,教育部、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貿促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支持,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承辦。本屆論壇的年度主題為“合作創新·共迎挑戰”,圍繞“會議+展覽+交易+發布”4大板塊,共計將舉行50多場活動。
一是會議板塊。將舉行開幕大會、3場先鋒論壇、21場平行論壇、2場專業論壇,共27場活動。二是展覽板塊。今年,第23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首次與中關村論壇融合舉辦,作為中關村論壇的展覽板塊與大家見面。三是交易板塊。本屆論壇首次設置技術交易板塊,重點是通過三個“一”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交易實現“全球買、全球賣”的目標;四是發布板塊。將開展包括重大成果發布會、中關村新技術新產品首發在內的7場活動。
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介紹,2020中關村論壇在籌備過程中,在嘉賓邀請、話題設置、活動安排上對標“國際論壇”,得到了國內外有關機構和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看點:一是主題鮮明;二是大咖云集。截止目前,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前院長格雷戈里·溫特,1994年菲爾茲獎獲得者埃菲·杰曼諾夫等10余位諾獎級科學家,英特爾、阿斯利康等多位跨國企業負責人,多位國內知名科技企業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國際商標協會等20多個國際機構,《自然》《科學》《細胞》等頂級學術期刊,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硅谷灣區委員會、劍橋科技園等20多個科技園區負責人已確定以不同形式參加論壇。三是項目高端。今年中關村論壇匯聚了一大批前沿高端項目。技術交易系列活動共征集梳理了5000多個前沿高端項目參與活動,其中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以色列等國家的國際項目2100多個,占項目總數的近一半。
由于疫情影響,本次論壇在辦會模式和傳播方式上都進行了創新,積極探索云端論壇、云端推介、云端洽談、360直播間等新模式,讓本次論壇成為一次“云上論壇”。
在參與方式上,本次論壇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境外嘉賓以線上參與方式為主,國內嘉賓和在華外賓以線下參與方式為主。同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論壇組委會將對論壇現場觀眾規模適度控制,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方案,切實做好現場防疫工作。
在傳播方式上,本次論壇的四大板塊活動將通過中關村論壇官網(http://www.zgcforum.com/)和微博、抖音、快手、B站、A站、央視頻、愛奇藝、千龍網、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等第三方平臺直播,公眾足不出戶,就可在手機和電腦等終端觀看直播、回放和精彩瞬間。
目前,中關村論壇官方網站、微信、微博已經同步更新上線,公眾可以通過以上渠道和“創新創業中關村”微信、微博等了解獲取更多論壇相關信息。此外,本次論壇還將發揮中關村在電子信息、視頻處理、新興媒體等方面的技術優勢,運用增強現實、5G、人工智能、新型顯示等先進技術,切實增強現場和云端觀眾的體驗效果。
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和全球經濟嚴峻復雜的背景下,搭建中關村論壇這一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高端平臺,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打造國家級科技交流合作的平臺、全球科學家的盛會為目標,聚焦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和熱點,緊密圍繞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與科技交流等設計論壇話題和各項活動,將加快促進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和技術交易,進一步堅定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的信心和決心。
中關村論壇創辦于2007年,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論壇立足于科學、技術、產品、市場全鏈條創新,努力打造成為集科技交流和創新成果展示、交易、發布于一體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2020中關村論壇的首場先鋒論壇已于8月26日成功舉辦,9月2日將舉辦第二場先鋒論壇。